当前位置:主页 > 构建和谐 > 人文风采 >

有关药王的故事广为流传,但孙思邈手创的“圣

作者:管理员 文章来源:和谐法制网

有关药王的故事广为流传,但孙思邈手创的“圣孟堂”却鲜为人知

有关药王的故事广为流传,但孙思邈手创的“圣孟堂”却鲜为人知

     原文标题:圣孟堂的由来

 

      欲传道义心惟祥,浩然正气善作养。他日若得济天下,遍植杏林圣孟堂。相传这首诗为唐代著名医学家、药王孙思邈少年时所作。

    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末期,战乱频仍,民不聊生,百姓流离失所,疠疫蔓延。少时就有“圣童”之誉的孙思邈面对悲惨的社会现状,立志攻读医药之学,以孟子的仁义之道周济天下苍生,使中外亲邻有疾厄者,多所济益。

有关药王的故事广为流传,但孙思邈手创的“圣孟堂”却鲜为人知

 

      隋唐之际,隋文帝杨坚、唐太宗李世民都曾召孙思邈入仕,但孙思邈坚辞不出,隐居太白山潜心精研医药。他十分重视民间经验和民间药方,编写了《千金要方》和《千金翼方》两大医学巨著,并创立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分别治疗的“分诊”法,对妇女儿童及风湿类疾病,尤为妙手春著。

     为完成少年时立下的志向,孙思邈筑“圣孟堂”于隐所,悬壶济世无欲无求。他为人治病不收钱,不受谢,只要求患者病愈之后,于圣孟堂边种杏树三株,每到杏熟,则以杏易谷,赈灾济贫。久而久之,杏树竟逾百亩,蔚然成林。称医界为杏林正是由此而始。

有关药王的故事广为流传,但孙思邈手创的“圣孟堂”却鲜为人知

 

      弱冠行医,暇龄141岁,行医生涯达一个多世纪,故而门人及再传弟子众多,有“千金堂”、“妙应堂”、“药王门”、“圣草门”等多个流派传世。孙思邈择徒授艺,对门下弟子品行要求极严,尤为推重医德,如在《千金要方》中,他将“大医精诚”之医德规范放于卷首,可见对医德之重视。他本人更是躬身力行,“以德养身,以德养性”。由他创制的养生十三法,因方便、适用、显效,而成为后世养生宝典。同时他还是中国美容药创制第一人,首开悬丝诊脉、针灸助娩先河。

     千百年来,有关药王的故事广为流传,但孙思邈手创的“圣孟堂”却鲜为人知。

有关药王的故事广为流传,但孙思邈手创的“圣孟堂”却鲜为人知